情景一:种田一辈子的老农民无需再种田
卧虎镇六家村农户李继光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家的有20垧地(在东北地区一垧约合十五亩)交给“牛人”。“牛人”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农业专家。通过他们的科学种植,今年一垧地增产5000斤左右。
李继光算了一笔账,扣掉托管费,每垧净赚5000元,20垧地赚了10万出头。
不仅如此,农民出身的李继光,干脆到城里打工,每个月还能挣个几千块钱。真可谓两全其美。
那么,谁是李继光嘴里的“牛人”?
原来,他们是当地的一帮经过特殊训练的“农业战狼”,他们的职业就是帮助农民打理土地。
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化农业公司在双辽地区的员工。
他们干的是农民的事,但是,他们可不是传统的农民。这些人都经过农业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高手。
在双辽,他们只有十几个人,却管理着17万亩地,其中全程托管19000亩耕地、半程托管耕地15万亩。平均每人打理1万亩农田。
他们这样的工作效率和成果,比得上美国和欧洲农场主!
情景二:适度规模化生产,抓农业
中国农业正在迎来第三次重大转折,继人民公社、家庭联产之后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十九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跳,但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化服务却严重缺位。
迎着农业规模化的历史机遇,像双辽这群种植能手一样提供专业服务,全国正在出现一批批这样的人。
安徽、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一批由这些专家指导和管理的示范农场,覆盖面积超100万亩。
那么,你或许会问,这些专家提供的是什么服务?他们仅凭几个人怎么做到的呢?
实际上,他们提供的不简单是某一方面的指导或管理,比如病虫害、农产品销售等等,而是一整套的农业解决方案,包括全程种植技术管理、全程农资投入品和配套农机作业服务、粮食收储及产销对接、农业金融服务等。
他们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组织。
这个组织就是中国农业的国家队——中化农业。
这个巨无霸农业集团,正在推广一个覆盖全国农村的现代农业发展计划。
情景三:现代农业的智慧基因
1个人打理1万亩地,如何实现的?
没错,除了现代化的机械以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是他们的帮手。
双辽中化农业的员工有这样的法宝——MAP智慧农业APP。有了它,可以随时调出自己托管地块的数据,包括地理位置、种植面积、作物类别、土壤质量、农机作业、作物长势、病虫害状况、实时气象等,并通过它发出相应的指令。
这种农业形式有个专业术语叫做“智慧农业”。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农业是农业规模化之后的一个发展趋势。科技的、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依赖于智能化的技术。智慧农业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及,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我国,智慧农业也正在兴起。智慧农业平台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No。1,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没有标准的问题,借助人工智能打造农业技术标准模型,开展标准化生产;
第二,解决传统农业专家匮乏的问题,使农业生产摆脱对人的高度依赖;
第三,数据采集更科学,传统的农业生产数据采集主要依靠技术人员,采集的量少,范围窄。通过物联传感技术,人工与机器采集相结合,可以建立起针对特定农作物的大数据库,科学指导生产;
第四,生产决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动规划生产任务,包括水肥、植保、栽培、管理等,并对生产活动进行跟踪执行,以数据驱动农业生产。
据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透露, 未来的三到五年,中化农业在全国建设500座以上的MAP示范农场,加上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此为依托,能够让更多的规模种植者享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和技术。
可以预想,这些现代化的示范农场和服务中心将如同星星之火,为我国传统农业点燃更多智慧之火,推动我国农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