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改革富农民
“九条线”培育新动能,同样的增产增收,不一样的内涵
“春播种玉米,秋播种谷子”,这是河北阜平县农民多年来的农作习惯,日落日出,一年两季,雷打不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正在动摇这个“土规则”。
市场导向,培育了经营主体结构调整的自觉性。“这里玉米产量低,每亩净收入就是200元左右,不调整不行啊!”阜平县兴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温丽杰有自己的“小算盘”。合作社入社土地107亩,再加上流转的土地,总共有450亩,把种玉米改成种土豆,单产提高,效益翻了番。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沿着“九条线”深入推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一是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二是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三是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四是以扶持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以推进标准化和可追溯为重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推进经营方式转变,七是以节本增效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八是以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九是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为重点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年底盘点,粮食生产今年继续保持稳定。粮食产量1.23万亿斤,农民收入有望突破1.3万元。前三季度,农民收入达到9778元,实际增长7.45%。预计今年农民收入增幅再次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同样的增产增收,不一样的内涵。
粮食丰收不一样。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向质量稳步提高转变,粮食产能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公斤,比2012年提高11公斤。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均超过了98%。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粮安天下”,依靠国内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着增强,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农民增收不一样。在种养业收入、打工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之外,农民又多了从事新型经营主体和创业创新收入。目前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超过700万人,其中80%从事农村产业融合项目,54%使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和销售产品,“引凤回巢”成为新趋势,创业创新成为新潮流。